产科|生娃不“贪”早,如何识别和预防早产看这里

首页    健康科普    产科|生娃不“贪”早,如何识别和预防早产看这里
 

十月怀胎,一朝分娩。可总有些胎宝宝距离足月还有一段时间,就迫不及待的想来到这个世界,使得准爸妈措手不及,同时提前分娩也让宝宝面临健康挑战。所以,提前了解相关早产知识,预防早产,对还处在孕期的准妈来说是非常必要的。

2月28日上午产科李婧医师为准爸妈们详细讲解了早产的危害与预防、哪些因素导致新生儿早产、孕妇如何预防早产及早产的诊断和治疗。 

 
课堂上,准爸妈们仔细聆听,课后他们纷纷表示,这次讲座不仅使他们学到了实用的知识,还让孕妈妈懂得了早产的危害和预防早产的方法。
 
 
 
 
如何降低“早产”风险发生
1、孕前预防:合适的年龄准备怀孕(避免小于17岁大于35岁),合理的妊娠间隔(>6个月),平衡膳食、控制体重、戒烟、酒,避免多胎妊娠,控制好基础疾病,如: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甲状腺疾病、免疫系统疾病等。
2、定时检查 :怀孕后,孕妈要定时去医院检查。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查看孕妈是否患有合并症,比如子宫颈张开、多胎妊娠、子宫肌瘤、子宫畸形等情况都可能引起早产。若是早发现,及时治疗,从而避免早产。
3、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:无论在孕期的哪一个阶段,关注自身身体状况,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至关重要。劳累过度、紧张焦虑、抑郁的情绪都与早产关系密切。因此怀孕期间,提倡充分休息,适当运动,合理饮食,同时还要放松心态,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。
4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预防感染:生殖道感染会大大增加早产的几率,所以准妈们一定要勤换内衣裤,做好外阴的清洁,避免感染的发生。如果出现分泌物增多、有异味、外阴痒等症状一定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。
5、避免负重和久站 :怀孕后不宜负重,尤其是遇到搬家或是买东西的情况,都不宜参与。同样不宜久站,因为站立的时候胎儿的重量都会压在子宫颈上,很容易引起子宫颈张开,导致早产。
6、保护好腹部:任何对孕妈腹部产生挤压、撞击的情况都可能导致早产,因此生活中要格外小心,避免发生腹部被挤压或被撞击。建议在孕晚期卧床休息,采取左侧卧位,减少宫腔内向宫颈口的压力。
7、宫缩时注意休息:孕中晚期的时候,若是孕妈总是处于紧张的状态,或是运动过量,就很容易导致宫缩;若是宫缩很频繁,就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。
 
 
 
 
温馨提示
 
 
 
为了避免早产,拥有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,孕妈妈们一定要做好产检,远离高危因素,出现异常及时就诊,保护好即将到来的小天使。祝每位妈妈安全度过孕期,迎来天使宝宝‍!

 

供稿|产科 杜静

 

 

 

 

2023年2月28日
浏览量:0